![]() |
主要用途 | 维生素 |
生产许可证编号 | SC12063701406037 |
CAS | 68-19-9 |
型号 | 食品级 |
包装规格 | 25*1 |
外观 | 粉末 |
保质期 | 24个月 |
有效物质含量 | 99% |
主要营养成分 | 维生素B12 |
含量 | 99% |
是否进口 | 否 |
概述维生素B12,简称VB12,又称钴胺素,B族维生素之一,是一类含钴的咕啉类复杂有机化合物,所含的三价钴位于类似卟啉的咕啉环平面的中心。它是目前已发现的、最复杂的维生素分子,也是含有金属离子的维生素;其结晶为红色,故又称红色维生素。植物不含VB12,也不能制造VB12。肝脏是VB12的来源,其次为奶、肉、蛋、鱼等。VB12是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合成过程中的一种辅酶,体内VB12缺乏可以引起周围神经和中枢性脑病等的病理性改变。天然钴配位化合物家族的原型,称为corrinoids。维生素B12的类似物仅在钴的β配体上有所不同,称为钴胺。几乎完全由细菌合成。
口服维生素B12在胃中与胃粘膜壁细胞分泌的内因子形成维生素B12-内因子复合物。当该复合物进入至回肠末端时与回肠粘膜细胞的微绒毛上的受体相结合,通过胞饮作用进入肠粘膜细胞,再吸收入血液。口服后8~12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肌注40分钟时,约50%吸收入血液。肌注维生素B121mg后,血药浓度在1ng/ml以上的时间平均2.1个月。维生素B12吸收入血液后即与转钴胺相结合,转入组织中。转钴胺有三种,其中转钴胺Ⅱ是维生素B12转运的主要形式,占血浆中维生素B12总含量的2/3。肝脏是维生素B12的主要贮存部位。人体内维生素B12贮存总量为3~5mg,其中1~3mg贮于肝脏。口服维生素B12,24小时后肝中维生素B12的浓度达到高峰。5~6日后,约有用量的60~70%仍集中在肝脏。主要经肾,除肌体需求量外,几呼皆以原形随尿排出。肌注维生素B121mg,72小时后,总量的75%以原形随尿排出。尿排出量随注入量而增加,肌注5μg后,8小时排出3~4μg;肌注1mg后,8小时排出量可达330~470μ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