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要用途 | 营养强化剂 |
生产许可证编号 | SC12063701400047 |
CAS | 501-30-4 |
型号 | 食品级 |
包装规格 | 25*1 |
外观 | 粉末 |
保质期 | 24个月 |
有效物质含量 | 99% |
主要营养成分 | 营养强化剂 |
含量 | 99% |
是否进口 | 否 |
应用在化妆品领域。在人体皮肤中,酪氨酸在酪氨酸酶的催化作用下,与氧自由基经复杂的氧化、聚合,最后合成黑色素。曲酸能抑制酪氨酸酶的合成,因而可以强烈抑制皮肤黑色素的形成,而且安全无毒,不会产生白斑后遗症,所以曲酸已被配入化妆水、面膜、乳液、护肤霜中,制成能有效、、色素沉着、粉刺等的高档美白化妆品。20ug/ml浓度的曲酸就可抑制多种酪氨酸酶(或称多酚氧化酶PPO)的70~80%的活力,在化妆品中一般添加量为0.5~2.0%。
食品加工领域。曲酸可用作食品添加剂,起到保鲜、防腐、抗氧化作用。实验证明曲酸能抑制熏肉中亚硝酸钠转化为致的亚硝胺,而且食品中添加曲酸不会影响食品的口味、香味及质感;曲酸同时也是生产麦芽酚和乙基麦芽酚的原料,在食品加工中,曲酸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医药领域。由于曲酸对真核细胞无致突变作用,又可消除人体内在自由基,增强动力等作用,有利于人体健康,所以曲酸已作为头孢类抗生素的原料,生产出的用于、 牙疼及局部等,、效果十分理想。
能产生曲酸的微生物多数为真菌,如米曲霉(AspergillusoryChemicalbookzae)、米黄曲霉(A.flavo-oryzae)、黄曲霉(A.flavus)、亮白曲霉(A.candidus)、棒曲霉(A.clavatus)、巨大曲霉(A.giganteus)、烟曲霉(A.fumigatus)、溜曲霉(A.tamarii)、温特曲霉(A.wentii)和灰绿曲霉(A.glaucus)等。某些细菌如玫瑰葡糖杆菌(Gluconobacterroseus)、蜡状葡糖杆菌(G.cerinus)和若干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p)也可利用糖类生成曲酸。基本发酵工艺为:甘薯粉经α-淀粉酶水解→灭菌→在发酵罐中冷却→接种米曲霉种子(来自种子罐)→32℃左右通气发酵(约5天)→发酵液抽滤→制成曲酸的锌盐→减压浓缩→结晶→酸化→曲酸。曲酸是用于制造食品和日用品中的增香剂麦芽酚和乙基麦芽酚的原料,也是生产、杀菌剂和胶片脱尘剂的原料,若与某些脂肪族羧酸发生酰化,就可获得曲酸酯,它是制造增白化妆品的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