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要用途 | 营养强化剂 |
生产许可证编号 | SC12063701400047 |
CAS | 501-30-4 |
型号 | 食品级 |
包装规格 | 25*1 |
外观 | 粉末 |
保质期 | 24个月 |
有效物质含量 | 99% |
主要营养成分 | 营养强化剂 |
含量 | 99% |
是否进口 | 否 |
1.工业上常用淀粉或糖蜜为原料进行发酵、精制而得。能生产曲酸的微生物是曲霉属(包括米曲霉、黄曲霉、白色曲霉、鱼坚曲霉、灰绿曲霉、亮白曲霉等)。
2.斜面菌种种子培养发酵罐培养↓培养基抽滤
3.滤液减压浓缩→结晶重结晶干燥曲酸成品.
4.是由多种曲霉素菌类和米曲霉代谢所产生的物质。
能产生曲酸的微生物多数为真菌,如米曲霉(AspergillusoryChemicalbookzae)、米黄曲霉(A.flavo-oryzae)、黄曲霉(A.flavus)、亮白曲霉(A.candidus)、棒曲霉(A.clavatus)、巨大曲霉(A.giganteus)、烟曲霉(A.fumigatus)、溜曲霉(A.tamarii)、温特曲霉(A.wentii)和灰绿曲霉(A.glaucus)等。某些细菌如玫瑰葡糖杆菌(Gluconobacterroseus)、蜡状葡糖杆菌(G.cerinus)和若干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p)也可利用糖类生成曲酸。基本发酵工艺为:甘薯粉经α-淀粉酶水解→灭菌→在发酵罐中冷却→接种米曲霉种子(来自种子罐)→32℃左右通气发酵(约5天)→发酵液抽滤→制成曲酸的锌盐→减压浓缩→结晶→酸化→曲酸。曲酸是用于制造食品和日用品中的增香剂麦芽酚和乙基麦芽酚的原料,也是生产、杀菌剂和胶片脱尘剂的原料,若与某些脂肪族羧酸发生酰化,就可获得曲酸酯,它是制造增白化妆品的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