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要用途 | 营养强化剂 |
生产许可证编号 | SC12063701400047 |
CAS | 121-79-9 |
型号 | 食品级 |
包装规格 | 25*1 |
外观 | 粉末 |
保质期 | 24个月 |
有效物质含量 | 99% |
主要营养成分 | 营养强化剂 |
含量 | 99% |
是否进口 | 否 |
抗氧化剂的作用比较复杂,存在着多种可能性,但是其主要反应机理为:抗氧化剂释放出氢原子与油脂自动氧化反应产生的过氧化物结合,中断链锁反应,从而阻止氧化过程继续进行。
酚型抗氧化剂(BHA、BHT、TBHQ、PG等)均能提供氢原子与油脂自动氧化产生的游离基结合,形成稳定、低能量的抗氧化剂游离基,从而可使油脂的氧化反应不再传播进行,达到抗氧化的目的。
白色至淡黄褐色结晶性粉末或乳白色针状结晶。无臭,稍具苦味,水溶液无味。有吸湿性,光照可促进其分解。难溶于水,易溶于热水、乙醇、乙醚、丙二醇、甘油、棉籽油、花生油、猪油。熔点146~150℃,对热较敏感,在熔点时即分解,因此应用于食品中其稳定性较差,不耐高温,不宜用于焙烤。水解法将280kg95%的硫酸加入1670kg20%的单宁溶液,在105℃下搅拌水解6h,或将150kg95%的硫酸加入1670kg20%的单宁溶液,在133~135℃和0.18~0.20MPa下搅拌反应2hChemicalbook。反应物冷却至10℃:析出结晶,分离得粗品;再将其溶解于70~80℃的水中,加入总液量5%的活性炭,保温搅拌10min,趁热过滤;滤液冷却至室温,静置12h,结晶、分离得第一次脱色精品;将其用同样的方法重结晶一次得第二次脱色精品,经干燥可得200kg的成品。2PG的合成在带分水装置的烧瓶中加入0.1mol没食子酸、0.3mol丙醇、20mL苯或60~80℃石油醚和0.01~0.04mol对甲苯磺酸,加热回流至无明显水分出时止;把反应混合物(呈浅紫红色)先常压后减压蒸出过量的丙醇和带水剂;在不断的搅拌下,趁热将剩余物倒入冷水中,抽滤后先后用稀碱液和水洗至中性,再脱色、用水重结晶,并于80℃烘干得熔点147~148"C的白色针状结晶,收率87.2%~89.5%。用70%的高氯酸代替对甲苯磺酸,收率88.1%~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