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要用途 | 营养强化剂 |
生产许可证编号 | SC12063701400047 |
CAS | 87-89-8 |
型号 | 食品级 |
包装规格 | 25*1 |
外观 | 粉末 |
保质期 | 24个月 |
有效物质含量 | 99% |
主要营养成分 | 营养强化剂 |
含量 | 99% |
是否进口 | 否 |
肌醇传统生产方法为加压水解法。由于加压水解法具有多年的工业化生产实践经验,是国内生产厂家采用的主要工艺技术,并且该工艺也在生产中不断得到改进。 加压水解法一般流程:菲汀(水解)→水解液(中和、过滤)→肌醇液(除杂浓缩、结晶离心)→粗肌醇(溶解除杂、结晶离心)→精品。其中,水解和精制是两大关键步骤。
以玉米浸渍水为原料,用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法生产植酸钠,再进行加压水解反应生产肌醇。生产肌醇的同时,联产磷酸氢二钠(磷酸氢二钠产量为肌醇产量的12倍左右),有效地回收了谷物中的有机磷,为农副产品中有机磷的回收开辟了新的途径。
生产工艺简述:玉米浸渍水经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法得到一定浓度的植酸钠溶液,进行加压水解反应,生成肌醇和磷酸氢二钠。反应一定时间后,出料、过滤、冷却、结晶,析出磷酸氢二纳晶体。将析出磷酸氢二钠晶体的水解反应液依次通过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反复进行精制,直到水解反应液中阴、阳离子浓度达到规定的标准为止。精制后的水解反应液经浓缩、结晶,即可得成品肌醇。肌醇收率主要受水解反应时间、水解反应压力、植酸钠溶液的浓度三个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