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要用途 | 增稠剂 |
执行标准 | 国标 |
生产许可证编号 | SC12063701406037 |
CAS | 9012-76-4 |
包装规格 | 25kg |
级别 | 食品级 |
有效物质含量 | 99% |
是否进口 | 否 |
食品级 壳聚糖 西安达尔闻 增稠剂 脱乙酰甲壳质、可溶性甲壳素、聚氨基葡萄糖
在虾蟹等海洋节肢动物的甲壳、昆虫的甲壳、菌类和藻类细胞膜、软体动物的壳和骨骼及高等植物的细胞壁中存在大量甲壳素。甲壳素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储量仅居于纤维素之后,是第二大天然高分子,每年甲壳素生物合成的量约有100亿吨,是一种可循环的再生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些天然聚合物的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印度、波兰、日本、美国、挪威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壳聚糖已经商业化生产。
甲壳素(chitin)首先是由法国研究自然科学史的布拉克诺(H. Bracolmot)教授于1811年在蘑菇中发现,并命名为Fungine。1823年,另一位法国科学家奥吉尔从甲壳类昆虫的翅鞘中分离出同样的物质,并命名为几丁质;1859年,法国科学家C. Rouget将甲壳素浸泡在浓KOH溶液中,煮沸一段时间,取出洗净后发现其可溶于有机酸中;1894年,德国人Ledderhose确认Rouget制备的改性甲壳素是脱掉了部分乙酰基的甲壳素,并命名为chitosan,即壳聚糖;1939年,Haworth获得了一种无争议的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