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要用途 | 抗氧化剂 |
执行标准 | GB |
生产许可证编号 | SC12063701406037 |
CAS | 27073-41-2 |
型号 | 食品级 |
包装规格 | 25*1 |
有效物质含量 | 99% |
含量 | 99% |
是否进口 | 否 |
简介茶多酚分子中带有多个活性羟基(-OH)可终止人体中自由基链式反应,清除超氧离子,类似SOD之,茶多酚对超氧阴离子与过氧化氢自由基的消除率达98%以上,呈的量效关系,其效果优于维生素E和C;茶多酚对细胞膜与细胞壁有,对脂质过氧化自由基的消除作用十分明显。理化性质茶多酚为淡黄至略带茶香的水溶液、粉状固体或结晶,具涩味,易溶于水、乙醇、乙酸乙酯,微溶于油脂。耐热性及耐酸性好,在pH=2~7范围内均十分稳定。略有吸潮性,水溶液pH=3~4。在碱性条件下易氧化褐变。儿茶素类约占茶多酚总量的60%~80%。以绿茶及其副产物为原料提取的多酚类物质中,茶多酚含量大于95%,其中儿茶素70%~80%;黄Chemicalbook酮化合物4%~10%;没食子酸0.3%~0.5%;氨基酸0.2%~0.5%;总糖量0.5%~1.0%。叶绿素以脱镁叶绿素为主,含量为0.01%~0.05%。主要茶多酚是指茶叶中儿茶素类(黄烷醇类)、黄酮及黄酮醇类、花色素类和酚酸及缩酚酸类多酚化合物的复合体,它们的结构除酚酸及缩酚酸类外,均具有2-苯基苯并二氢吡喃(黄烷)为主体的C6-C3-C6基本碳架,其中以儿茶素类化合物为茶多酚的主体成分,约占茶多酚总量的50%~70%,占茶叶干重的12%~24%,它是一类结构比较复杂的化合物,包括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等。茶多酚在茶叶中的含量大致上是绿茶多于红茶,夏、秋茶多于春茶。